春风拂面,杨柳依依
在这个繁花盛开的季节寻一处山清水秀之地踏青、赏花才不负大好春光文旅君听说江津的花儿开得正好一起去看看吧
城区:鼎山公园
鼎山公园,作为江津人的“后花园”,是每年春天赏花的最佳去处。桃红枝头俏,柳绿随风飘,色彩斑斓的立体花海,好似云间彩虹装扮着大地,点缀着春天的新绿。

春风一吹,幽幽花香扑鼻而来,清新雅致,令人陶醉不已。
鼎山公园赏花攻略

花期播报:这个时节可赏桃花、玉兰、海棠花等。
门票信息:免费赏花路线:江津城区出发沿鼎山大道→鼎山公园(导航搜索“鼎山公园”即可)
杜市镇
杜市镇,被称为“花卉小镇”,拥有重庆市最大的杜鹃花和红继木基地。春意浓浓,暗香浮动,杜市镇每年都能吸引大批游人到此赏花采果、踏青寻春。

下面,小编就给你推荐几个杜市镇的赏花(网红)打卡点:
01太公山
太公山景区,重庆十佳赏花目的地,春天一到,便能看到漫山遍野的苗木拔节生长,绚丽多彩,犹如一幅动人的“七彩”梯田图。

此外,还有数百亩桃花、梨花、樱花、李花等竞相开放,倒影在清澈的河流中,花开烂漫,流水潺潺,仿佛置身世外桃源。
02最美210国道
最美210国道,位于210国道杜市场路段,全长约1公里,是一段以杜市花卉文化和太婆人物IP相结合的最新网打卡点。
温馨提示:目前仅开放了部分完工景点,以上为效果图
在这里,一路走一路拍,邂逅无处不在的“繁花盛景”,见证着花卉小镇的多姿多彩,与春天合影留念,也不失为一件趣事。
03杜市里老街
“杜市里”老街位于杜市场镇的老街区域,包含中心街和工字街路段,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包含着独特的韵味。

伴着暖暖的春光,漫步在老街的小巷之中,与当地居民打个照面,还能时不时遇见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,竞相绽放着迷人色彩,恬静如诗,岁月依旧。
杜市赏花攻略

花期播报:每年3月至4月,可到太公山赏桃花、梨花、李花、樱花等。
门票信息:免费
赏花路线:江津城区上绕城高速→一品下道→最美210国道→杜市里老街→太公山景区
永兴镇:金色黄庄
进入三月,一年一度的金色黄庄菜花旅游节也将拉开帷幕。

一株株油菜花在和煦的春风中绚丽盛开,与青山绿水、农家屋舍,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画卷。

近处菜花灿烂,蜂飞蝶舞,远处村舍依依,你可以走进花丛拍照,或泛舟游湖,享受暖暖春光。
金色黄庄赏花攻略

花期播报:3月为油菜花的最佳赏花期,花期约有20天。
门票信息:免费
赏花路线:江津城区上高速→成渝环线高速→黄庄村
石门镇:美樱花海
石门美樱花海景区,有600亩的台湾牡丹樱花遍布山野,红若丹霞,妩媚多姿,可谓是一场春日樱花“盛宴”。

走进樱花林,碧波荡漾的翠绿衬托着彩霞般的樱花,还有粉的、白的各类名贵樱花,构成的一幅幅春日画卷。

行走其中,一不小心,就淋了一身“樱花雨”。
美樱花海赏花攻略

花期播报:最佳赏花期为2月13日至4月15日
门票信息:60元(具体优惠情况见景区公告)
赏花路线:手机导航搜索“美樱花海”即可到达
蔡家镇:猫山樱博园
猫山樱博园,是一个“茶山打底、樱花润色、红叶点缀”的休闲旅游目的地。红的、粉的,8000株盛放的樱花在碧绿茶叶的衬托下,显得格外娇艳。

凝露而绽,迎风而舞,一朵朵樱花在春风中醒来,舒展开柔美的花瓣,走在樱花树下,花落满肩,春天真是盛大。
樱博园赏花攻略

花期播报:樱博园的赏花时间可持续到10月,樱花为2月至3月。.
门票信息:免费
赏花路线:江习高速蔡家互通→嘉平方向下道→猫山樱博园
去江津踏青赏花当然要尝尝舌尖上的江津特色美食
北渡鱼
北渡鱼是“豆瓣鱼、麻辣鱼、番茄鱼、鱼头抄手”一鱼四吃的统称,以江津广多兴、綦江两地最为著名。上 世纪80年度“北渡鱼”发端于广兴镇彭桥村兴隆市店子,于2004年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“中国名菜”,列入《国家菜谱》。

石板糍粑
石板糍粑是中山古镇的著名传统小吃,它采用纯糯米经过泡、蒸、舂、烤四个步骤,用纯手工艺制作而成,并经辅以石板烤熟,具有口感柔软细腻,香甜酥脆的特点,是纯天然、无污染绿色食品,是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之一。

酸汤黄辣丁
珞璜酸汤黄辣丁需把洗净的黄辣丁用料酒、生姜丝淹制30分钟,再将配料倒入锅中翻炒出香味,加水熬酸汤10分钟,最后放入黄辣丁至沸汤中,中火煮3-5分钟即可食用。鱼肉嫩滑,酸辣可口,利尿消肿,滋阴养胃。

花椒鸡
先锋九叶青花椒果香酥麻名扬天下,而先锋花椒鸡亦是名不虚传。精选土仔公鸡,浸烫、切块腌渍入味,后放油、姜蒜、花椒、青红鲜辣椒煸出香味,倒入鸡丁,爆炒至鸡肉收缩变色即可加料出锅装盘,麻辣鲜香,回味醇厚。

江津肉片
江津肉片创始于清末,其肉片厚薄均匀,张片伸展,色泽金黄,外酥内嫩,呈小鱼香味,保持了固有的大众化和地方特色,是正宗川菜和江津一道经典川式菜肴。1974年10月,江津肉片分别选入《四川菜谱》及《重庆菜谱》。

不负春日好时光踏青赏花正当时走!一起去踏青赏春花吧~
文章来源: |特此说明 | 图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