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又到年尾
草木枯荣,又轮回了一次
匆忙的我们,该歇一歇了
停下脚步,依偎山水,细数花香

逛桃花源去。换装处,穿上秦装,从牌坊下走过,看着流沙河先生的对联“时光隧道今通古,桑竹田园主娱宾”。光阴的脚步,瞬间变缓。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大酉洞的入口处,青青翠竹在风中晃动。冬阳洒在枝叶间,闪烁着微微的金光。美得让心灵有点颤抖,有点忧郁。令人想起江南,想起竹林七贤,想起看到她的照片就会脸红心跳、口干舌燥的时节。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走进洞,沿着小溪漫步。溪水清澈透明,雾气飘摇。千丘田里的泉水,宛如水晶,透明的好像十五六岁时的心事。这个大美秘境,主人是谁?我以为属于闲情主义者。谁有闲心,谁就是眼前美景的主人。人若匆匆,就看不见草尖滚动的露珠;听不到窗外野虫的轻吟声声;感受不到月光倾斜如瀑,和岁月的心跳。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潜村里,冬阳正暖。樟树下,阳光碎了一地。几个秦装汉服的壮汉,正在打糍粑。一锤又一锤,一声和一声。少年时,最快乐的早晨,就是家里准备糍粑过年的早晨。父亲用大木棒捶打石窝里的糯米。母亲磨黄豆面。炒好的黄豆,磨成粉末,焦香诱人;再撒入一把白糖,完美……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从前的年味浓,因为仪式多。过一次年,要准备许久,家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参与。母亲切菜,掌勺;父亲劈柴,贴春联;哥哥姐姐挑水,洗碗;弟弟妹妹烧火,偷吃猪尾巴,放鞭炮。而现在年夜饭在餐馆订。家人团聚是低头无言,各看手机。我一边回忆,一边吃着热乎乎的糍粑,似乎寻找到了曾经的年味。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漫步到陶公祠。院子里的腊梅,正在怒放,清香四溢。走进吊脚楼内,看着关于陶渊明的种种书籍。他的旷达令人感动。我想,一间雅致书房,墨香沁人,书册煌煌,字画古拙,兰花吐芬,令人赏心悦目。而最美的不在这些之中。最美的是窗口。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松涛,月光,雨声,院子里孩子的笑声,因为窗口才能透进书房主人之心。如果人生如书房,空闲就是那个窗口——至美之处。如果中国历史如书房,陶渊明无疑是最朴拙的窗口。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在隐逸村,屋里的婆婆很热情,邀我到火铺上坐。烈火艳艳,鼎罐里的水咕咕作响,草木青烟袅袅升起,散进房子的各个角落。杯中的茶,微苦微涩,却回味悠长。望着窗前的碧池,我想:做一个闲情主义者,人生何处不风景。

在桃花源偷浮生半日闲

是的,人生的很多时间,是属于别人的。只有空闲属于自己。找回自己,观赏人生,往往就是要善于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。而桃花源,无疑就是偷闲最佳处。

文章来源: |特此说明 | 图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