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

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

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.

一年的朝九晚六,甚至996,我们步履匆匆。

我们欠家人一个拥抱,欠山水一次亲密接触,欠自己一个半日闲。

走入桃源,踏上木桥。木桥很古朴,视野开阔,是一个看风景的好地方。在桥上彳亍,仰望山上的青松,苍翠如碧玉。山风吹拂,心中也起了阵阵松涛。桥下溪水,碧绿,清亮,流得很缓,波光粼粼。如果时间之河,像这桃花溪,该多好。

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

往后看,是熙熙攘攘的城市,皆为利来皆为利往,红尘滚滚;向前看,是静谧的世外桃源,回归单纯回归简朴,心海重归宁静。这座桥,我想把唤作“心灵界桥”。它是嘈杂与宁静的界限,是尘世与桃源的界限。
走入大酉洞,飞泉洒玉,滴滴水声,宛如音符,清脆悦耳,如秋晨之露珠,如沧海之明珠,润耳润心。或许,只有自然之声,才能叩开我们心门。
路过美池,走入桑竹亭,沐浴着冬日暖阳。看小岛上的紫薇,听潜村里的鸡鸣,赏眼前的一潭碧水。这里的锦鲤不怕人,听到人的拍掌声,会聚过来。游客们屡试不爽。它们倏忽而来,倏忽而去,在水草与树影之间自由穿梭。它们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,光明正大地浪费光阴,安然自乐地在池中遨游。我想,它们会在某个时间,游进我的心里。

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

靖节村里,几个婆婆正在推豆腐。她们在淘洗黄豆。这些黄豆颗颗饱满、金澄澄的,泡在注满清泉的大水缸里。好美。有一种田园的意境在里面。我知道,她们还将用石磨磨豆浆,用纱网过滤豆渣,用大铁锅煮豆浆,小心翼翼地点石膏,将煮好的豆浆导入豆腐箱,用大青石压模成型……
记得童年,黄豆很珍贵,只有过年母亲才会推一箱豆腐。这一箱豆腐,带来了年味,带给我好几天的快乐。童年的幸福很简单。所以,在每个人的心灵字典里,童年二字是金色的。

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

隐逸村,到处都是高大的翠竹,真是隐起来的。徜徉其中,或坐或立,或听歌或发呆,都很合宜。日已中天,肚子也饿了。走入吊脚楼,坐上火铺,要了碗米酒汤圆。汤圆,甜,糯,清,爽。米酒的味道,让我想起了鱼米之乡的江南,想起初恋时和她一起畅聊慢饮、看星星的夜晚。

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

我突然有了一个小感悟:幸福的人,不过是葆有小孩心境的人。他能够为一件小事开心。尝一个芝麻汤圆,吃一块酿豆腐,放一颗大鞭炮,舔一口棉花糖,捉一条小鱼,得到老师的一句表扬……都是人间至乐。

在桃花源等一等我们的心灵

陶公祠里很安静,适合闲游。看完渊明先生一生的行藏,人生还有什么放不下的。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。一个西方考察队到神秘的原始森林探险考察。他们高薪聘请了印第安土著做向导。这些印第安土著非常珍惜这次工作机会,披荆斩棘,背着重物,一路疾行。可这样工作了三天以后,印第安土著说什么也不干了,要停下来修整。考察团觉得很奇怪,为什么如此需要这份工作的印第安土著突然就“罢工”了。印第安土著解释说:“我们匆匆忙忙走了3天,灵魂已经跟不上我们了。我们需要停下来,等一等灵魂。”

是的,我们疾行了一年,应该停一停了。在桃花源里,等一等我们的心灵。

文章来源: |特此说明 | 图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