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点介绍
重庆北温泉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定为全国首批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。
门票:
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
开放时间:
8:00 – 17:00
交通概况:
乘坐轨道交通6号线至北碚站下,4-2号口出,步行约460米,换乘511或510或520或518路至北泉站下,步行约340米抵达。
主要景观
温 泉
北温泉居重庆温泉之首,有泉眼10处,分布在嘉陵江小三峡之温塘峡中。泉水系三叠纪石灰岩层中的循环性地下水,出露于温塘峡背斜向北倾没的须家河组地层中,含水岩组为碳酸岩,其上有较厚的须家河组砂,盖层为具有隔水与保温作用之页岩。水中富含氟、锂、锶、氡等微量元素,对心血管疾患、关节疾患、神经系统疾患、呼吸系统疾患及皮肤病、肠胃病、骨折后遗症等均有一定疗效;因水温接近人体温度,对皮肤有收敛作用,堪为美容、保健佳品。
温泉寺
古为缙云寺下院,创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。寺内香火兴旺一时,庙宇辉煌,石雕甚众。后经北周武帝和唐太宗两度没法,毁坏严重,唐贞宗时期幽谷净满禅师重建庙宇,并在后山岩间刻上了摩崖佛像。唐乾符元年,宏济和尚又进行重修。北宋真宋景德四年,温泉寺被朝廷封赐为崇胜禅院。南宋开庆元年,元宪宗蒙哥率军攻打合州钓鱼城中炮受伤,移置温泉寺抢救不治而亡。现存的温泉寺为明、清两代建筑,殿分4重,依次为关圣殿、接引殿、大佛殿、观音殿。在明成化年间重建时,为1门3殿。清乾隆年间,将山门改建为关圣殿,同治年间又将观音殿改建为铁瓦殿。
大佛殿
亦称大雄宝殿,与接引殿同期建筑,殿檐上的陶瓷鱼口产于明成化二十年。占地面积282平方米,高大雄伟,气势磅礴,有庄严肃穆之感。《重庆考古纪要》称:“大佛殿经过清代补修多次。现存建筑还有清初建筑的样式。”殿内供奉泥塑如来佛像,身高丈六,端坐莲台,为明代建殿时所塑。脸宽额丰,端庄慈祥,颇具我国古代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。
乳花洞
乳花洞并非一般的溶洞,具有独特的地质研究价值,洞内曲折幽深,光怪陆离,铺乳悬垂,石柱石笋,体态各异,颇诱人遐想。是由古崩坡积及冲积物经五万年前温泉泉华胶结成整块,又经构造运动挤压裂缝,再由泉水冲蚀溶解而成,造成石灰岩溶洞假象,地质学家称其为“天下第一假”。
石刻园
在温泉寺石后侧山麓,为宋代摩崖罗汉石刻所在地。汇集温泉寺历代石像、石雕、石刻和石碑。有石刻猴、侍童、阿弥陀佛、孝子罗汉和浮雕双将图、怪鱼图、麒麟图、飞龙图、天然如意梯等。罗汉像前的巨石上,刻有一程石梯图案,意欲通向“极乐世界”的“天梯”,梯旁刻着“天然如意梯”5个大字。
竹楼
初建于1936年,北温泉公园的创始人、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募捐建造了竹楼别墅。解放前,曾是北碚图书馆的分馆。建国后取名北泉图书馆,向游人免费开放,1983年维修时改为砖混结构,仿竹木造型。2002年,室内提标改造后作宾馆用。抗战期间,郭沫若在此创作《唐棣之花》《屈原》等剧本。
五龙壁泉
位于公园流翠园上部,以青石砌成,长24米、高3米,壁雕5条飞龙,龙首头角峥嵘,从青石壁中直探而出,张牙舞爪,气度威猛,一齐喷出温泉直泻清池,形成一幅立体五龙行雨图。在五龙壁泉池边,还有一座青石拱桥,小巧而精致,掩映于青青翠竹之中,别有情调,这就是有名的行知桥,是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名字命名。
温汤史歌
为纪念卢作孚先生创建北泉公园70周年而刻制一组较大规模的浮雕,刻于荷花池下的石壁上,浮雕内容为温泉寺的四大典故。第一部分为巴人聚居。传说白虎巴王从巫山地区西迁,见江州重庆温汤小三峡环境优雅,遂选为巴族聚居之地,创造出巴人绚丽的民族文化。第二部分为温汤合药。温泉出于古仙山缙云山麓,其水能治疾疗伤,相传黄帝曾在此以温汤合药救治百姓。第三部分为独钓中原。南宋末年,号称上帝之鞭的元宪宗蒙哥率军南侵,攻打合川钓鱼城,中炮风送到温泉寺疗养,不治而亡。钓鱼城之战创造了震惊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,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史诗。第四部分为温泉建寺。温泉寺创建于刘宋景平元年,香火于唐最盛。后毁屡建,现存庙宇为明宣德及万历时期所建。
文章来源: |特此说明 | 图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